氰化镀铜的预镀铜层发黑,镀液呈蓝色?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工艺>> 氰化镀铜的预镀铜层发黑,镀液呈蓝色?

氰化镀铜的预镀铜层发黑,镀液呈蓝色?

发布时间:2014/8/14 8:57:48 来源:禾川化学 字体: 
禾川化学为了加强与广大客户的沟通,切实地解决企业因大型检测设备、研发经验的缺乏;所致研发进程缓慢,技术瓶颈无法突破的苦恼。禾川化学为企业提供成分分析,配方还原,工业问题诊断,新材料开发的一站式服务。
可能原因:游离NaCN过低
原因分析:该厂建浴时,预镀铜液的配方为含铜30g/L,游离氰化钠8g/L,氢氧化钠8g/L。经过几个月生产后,出现上述故障现象。
从数据分析看,配槽时,游离氰化钠和氢氧化钠的含量已低,投产时,虽能保证生产,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由于NaOH和NaCN要带出;另一方面由于NaOH和NaCN与O2、CO2发生反应逐渐消耗,平时又不补充,以致镀液中游离氰化钠的量已降到1g/L,这样镀液中的铜离子部分以二价离子形式产生,导致镀液呈蓝色,镀层发黑。
处理方法: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槽液成分至规范,并严格控制镀液中金属铜和游离氰化钠的比值:①化学分析方法准确分析,并调整到标准值,同时控制铜和游离氰化钠的比值如下:
a.在预镀铜溶液中
Cu:游离NaCN=1:(0.6~0.8)
b.在一般镀铜溶液中
Cu:游离NaCN=1:(0.5~0.7)
c.在含有酒石酸盐和/或硫氰酸盐的镀铜溶液中
挂镀:Cu:游离NaCN=1:(0.4~0.6)
滚镀:Cu:游离NaCN=1:(0.6~0.7)
d.氰化钾镀铜液
Cu:游离KCN=1:(0.2~0.3)
②从生产中发生的现象进行判断(由于阳极钝化)。
a.阳极区溶液出现浅蓝色。由于游离氰化钠过低,阳极表面上会有不溶性的氰化亚铜薄膜黏附,使阳极的活化表面减小,从而使阳极电流密度增大,阳极电势变正,导致阳极有二价铜离子溶解进入溶液,使阳极区溶液显浅蓝色。
b.阳极板上有钱青色(绿色)的薄膜。由于上列原因,二价铜离子进入阳极区溶液,并在阳极表面产生难溶的氢氧化铜,形成浅青色(绿色)的薄膜。
c.阳极上析出的气泡较多,并能嗅到氨味。由于阳极钝化后产生析氧反应
4OH¯-4e¯→2H2O+O2
析出的氧又促使NaCN分解
2NaCN+2NaOH+2H2O+O2═2Na2CO3+2NH3
NaCN分解引起其含量进一步降低,从而使阳极钝化更加严重,这将造成恶性循环。
d.工作时槽电压升高。由于阳极钝化,电势变正,导致槽电压升高。
出现以上现象,对有分析设备的厂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分析调整;无分析设备的厂家,可少量多次补加氰化钠,随时观察电镀层质量,直至出现淡粉红色、有光泽的铜镀层为止。
③钝化后的铜阳极处理。
a.将阳极取出刷洗,除去表面的钝化膜,然后在氰化物镀铜液中(不通电)浸几分钟;
b.增大阳极面积,以降低阳极电流密度;
c.提高镀液氰化钠的含量;
d.加入适量的酒石酸盐,并适当提高操作温度。
相关技术
© 苏州禾川化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苏ICP备12044509号-1 | 我们的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关注: 

扫一扫,关注禾川微信

官方微博
友情链接盖德化工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