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呢剂配方工艺
发布时间:2013/1/19 18:17:09 来源:秦工 字体:
无磷缩呢剂广泛应用纺织行业中羊毛、羊绒及其混纺织物的缩呢工序,禾川化工引进国外尖端配方破译技术,禾川专业从事无磷缩呢剂配方分析、配方还原、配方检测、成分分析、成分检测,禾川化工为化纤油剂企业配方改进提供整套技术方案;
1. 背景
粗纺毛织物(包括精纺针织衫)在加工生产过程中都要经过缩绒整理这道工序,以提高产品的质量。缩呢剂广泛应用于毛呢料的浸洗、整理过程中,毛呢料的消费量在不断增长,所以缩呢剂的消耗量也随之增加。
目前,国外的缩绒剂有汉高的FS-3,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日本缩绒剂G,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类,使用该产品后,毛织物风格好,手感丰满松软,产品质量和档次均得到了提高。
我国大部分厂家主要使用传统的缩绒剂缩绒,如用脂肪酸皂(肥皂)、ABS、LS、209、雷米邦、胰加漂T、105等或这些产品的复配物。它们的应用降低了毛纺制品的质量和档次,呢绒显得重、硬板、手感粗糙。
随着国内外消费水准提高,尤其是欧美国家的消费者目前接受的呢绒风络是轻、丰满、松软,手感好。相形之下,我们的呢显得重、薄、硬板,手感粗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境地。我国呢料在手感上比国外粗糙、厚重,对比分析造成此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缩呢剂在平滑性、膨润性等方面显著不足,致使毛织物在缩呢时纤维间出现毡缩,并造成纤维过度的直接摩擦而损伤所至。因此,现代缩呢助剂应具备如下特征: (1)足够的平滑性 (2)足够的膨润性 (3)快速的渗透和铺展性 (4)足够的抗静电性。
2.缩呢剂
2.2缩呢剂的配方组成
粗纺(包括精纺)现用助剂:一类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209,LS,ABS.雷米邦 (碱性状态);另一类是非离子混拼的,最早、最典型的一个如R5(原名105),R5缩出呢子最为紧密、结实、符合当时我国广大消费者耐穿、耐用的要求。
缩呢剂是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盐、非离子表面话性剂、聚氧乙烯醚类、柔软剂和助洗剂等组成。
2.2.1依平滑性选缩呢剂
羊毛缩呢(包括高级动物纤维)主要是靠定向摩擦效应,损伤也是在缩呢过程中摩擦不当所至,因此降低摩擦时的静摩擦系数是至关重要的,按照传统的顺序,各类表面活性剂降低静摩擦系数的顺序是:阳离子>多元醇酯型非离子>阴离子>聚乙二醇型非离子>矿物油。
2.2.2脂肪酸皂类的选择
将烃、酯、甘油酯、高级醇、高级酸、酰胺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润滑性对比试验后发现,凡碳数在十八的酰胺.碳数在十六以上的脂肪醇及碳数的十四以上的脂肪酸均有良好的润滑性。
2.2.3烷烃链的饱和性
从润滑角度相比,饱和脂肪酸比含羟基的(如蓖麻油酸)和不饱和的脂肪酸(如油酸),润滑性要好,所以首选硬脂酸。
2.2.4聚醚类助剂的选择
经试验后发现若用聚醚作缩呢剂主体,其润滑性远远超过传统缩剂,选择结构不同的聚醚还可提供必要的钙镁皂分散增溶,净洗性,渗透、铺展性、乳化及抑泡等功效。用聚醚作主结构的助剂、缩呢后丰度、底绒、手感都很好。
2.3评估缩呢剂性能的理论依据
羊毛织物在缩呢时发生纤维和织物之间摩擦,就摩擦状态而论,实际上存在着三种,详见下表。它说明缩剂作为平滑剂,在动物纤维或其它纤维表面所包复的润滑膜厚度越大,其相互之间的摩擦系数越小。显然处于纤维之间直接摩擦引起纤维损伤最大,毡缩也最严重,这种摩擦属于干性摩擦,所以是级别最低的C级摩擦,这是在缩呢中应该尽量避免的。当润滑膜厚度在10-6 mm左右的边界摩擦,属B级,这是用传统缩剂缩呢时的主体状态。至于A级的流体摩擦属于损伤最小,毡缩也少,缩后底绒丰满,松软的手感,将缩呢主体状态升为A级这是追求的目标。它是润膜的厚度不是很简单就可控制的,它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现分析如下:
流体润滑层的厚度d=Z·N/P
对于既定品种的缩呢,上式中负荷P和摩擦体的相对速度N可认为是相对固定的,因此为了保持流体润滑层厚度,就要选粘度大的表面活性剂。
摩擦级别 |
摩擦方式 |
润滑膜厚度 |
摩擦系数 |
A级 |
流体摩擦 |
10-4mm |
约0.001 |
B级 |
边界摩擦 |
10-6mm |
约0.05-0.15 |
C级 |
干燥摩擦 |
10-8mm |
约0.5 |
3.缩呢效果的影响因素
3.1温度
温度的高低影响缩呢时纤维的运动。温度高,缩呢速度快;温度低,缩呢速度慢。因为羊毛纤维耐酸不耐碱,碱性缩绒温度要低一些,否则羊毛纤维易发脆发硬,一般取35~40℃;酸性缩呢(硫酸)缩呢温度可高一些,一般为45~50℃。
3.2 压力
传统缩呢理论认为,压力大,缩呢速度快,缩呢时间短,缩后织物紧密;压力小,缩呢速度慢,缩呢时间长,缩后织物蓬厚。
3.3水的硬度及染料中的金属离子含量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等金属离子,缩绒时若水的硬度太大,须经过软化处理。这是因为羊毛吸收了金属离子会变硬。例如:铬染料染色的织物比酸性染料染色的织物难以缩呢。
3.4缩呢前织物的含水
织物含水不均匀会出现缩呢不匀的现象。水分少,羊毛在织物中会难以运动,缩呢时间会变长,落毛也会增加。织物脱水后至缩呢整理前,有时需放置较长的时间,但由于车间温湿度控制不良,或是由于用湿布覆盖织物不及时,织物会有含水不均匀的现象发生。
3.5毛纱参数的影响
线密度小的呢料因比表面积大而摩擦效应大,缩绒效果好。毛纱捻系数较大时,因结构紧密,不利于毛纤维在湿热条件下运动,缩呢效果差。
4.缩呢剂的参考配方
配方1
成分 |
质量百分比 |
成分说明 |
吐温60 |
5-10%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椰油二乙醇酰胺(6501) |
3-8% |
表面活性剂 |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
2-5%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聚醚 |
2-5%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聚乙二醇1000 |
2-5%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硫酸钠 |
2-5% |
无机盐类助剂 |
水 |
70-85% |
/ |
配方2
成分 |
质量百分比 |
成分说明 |
ABS |
2-6% |
阴表面活性剂 |
椰油二乙醇酰胺(6501) |
3-8% |
表面活性剂 |
胰加漂T |
1-5% |
阴表面活性剂 |
聚醚 |
1-5%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硫酸钠 |
2-5% |
无机盐类助剂 |
三聚磷酸钠 |
1-3% |
无机盐类助剂 |
水 |
80-90% |
/ |
以上参考数据都经过我中心技术修改,数据与实际配方相差较大,技术需求可以联系我中心技术支持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