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R在纺织助剂分析中的应用


1.1 纺织助剂配方分析背景
纺织助剂种类繁多,是纺织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必须的化学品,它们对提高纺织品的产品质量和附加价值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纺织助剂不仅能赋予纺织品各种特殊功能和风格,如柔软、防皱、防缩、防水、抗菌、抗静电、阻燃等,还可以改进染整工艺,起到节约能源和降低加工成本的作用。因此,对纺织助剂的配方分析、研发非常重要。按照染整加工的步骤和用途可以把纺织助剂分为印染前处理剂、印染助剂和整理剂三大类。其产品主要以表面活性剂为原料(约80%),加入功能性助剂来提高产品的性能。我国的纺织助剂与世界一般水平相比,在制造技术、品种种类、产品质量和企业生产水平上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该类产品的分析是了解国际领先技术水平、提高我国现有技术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纺织助剂的主要成分以表面活性剂为主,加以功能性助剂提升性能,因此,表面活性剂的分析方法在这里也很适用。“四大谱”(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分析技术仍然是使用最普遍且最有效的方法,其中核磁共振波谱(NMR)分析技术在给出结构信息准确性、谱图解释的理论性以及未知结构推测的预见性方面都是非常理想,因此应用的也最多。有机物主要以C和H组成,而核磁共振技术主要就是通过C,H的共振峰来推断有机物所含的功能团、结构单元以及他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因此,核磁共振技术对纺织助剂配方的分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禾川分析中心的工程师,可以通过分析产品粗核磁波谱,对产品组成进行大致分类,方便样品处理,得到产品成分的精确信息,为产品配方还原、新性能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常见纺织助剂配方分析
一、DTY油剂配方分析(混合物核磁初步定性)
从该DTY油剂的1HNMR图一中可以看出,化学位移主要在0.8-2.0ppm之间,可以推测其主要成分为烷烃,符合工业上常用矿物油作为该类产品的溶剂。对产品进行分离后,得到产物的1HNMR图二可以看出,0.8-1.6ppm之间为烷基链,3.75ppm的组峰为醇氨类化合物的特征峰,通过其他辅助检测方法,可以确定该成分为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6502。
图一
图二
二、纺织用品清洗剂配方分析
该清洗剂的1HNMR图中可以看出,化学位移主要在3.5-4.7ppm之间,为聚氧乙烯醚的特征峰;在烷基H区域有包峰,因此,该产品主要产物中含有烷烃链;在低场区域也有一个小峰,属于芳环区域;综合这几个特征,加上其他的辅助测试方法,可以确定该产品主要成分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作洗涤剂、纺织助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等。
图三
- [资料文献] 2015年03月30日 无氟防水整理剂配方分析